页面

2007年4月3日

"克服"想当然

今天我看到了一个“聆听位置的黄金律”的说法,引用如下:
聆听位置的黄金律

实践表明,当人的头部位两音箱连线的中垂线上时,音乐听起来缺乏立体感,当然,用声学理论也能证明这一点。事实上,人们总是习惯于传统的对称性审美观,音箱总是对称地摆在显示器的两旁。何不享受一下错落有致的美呢,试着将音箱位置重新摆放,或将其不完全面向正前方摆放。为两者都兼顾,可考虑用软方法来实现,即使左右音箱的音量符合“黄金定律”:让一只音箱的音量是另一只的0.618倍,这可通过调节图1中的“平衡”滑块来实现。

我马上在foobar上把左右音响调节到了0.618倍,居然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声音有了更丰富的层次性,也许“层次性”这词不足以吸引人,那我直说了吧,更好听了!

很多问题人们是不会认为有什么判断思考的必要的,比如音响的放置,左右音量差别,这是一次很典型的想当然,类似的想当然会让我们错过很多精彩的东西。那么想当然可以克服吗?

我认为普通人只能做到加引号的“克服”,所有事务都要去查找权威论文,询问前辈的话,最终只会降低效率,我们只能做到给任何判断任何观点都留一部分空间,不管你多么的有把握。这部份空间就是用来听取别人的意见,留心自己的错误,适时改正自己的想当然的。

试想一个人在做出一个判断后告诉自己“没错,肯定是这样的”,那他身旁人的意见还可能听的下去吗?用“我认为是这样的,但愿我是正确的”来代替,首先可以保证想法的执行性(执行效率),但随时还会留心别人的意见和客观现象来改变想法,就可以看作是“克服”了想当然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